來自醫(yī)學百科所描述的片劑,它是指藥材、農(nóng)藥及適當?shù)妮o料加工而成的片狀制劑。片劑的組成成分較為復雜,為了確保成品完整性,其中包含藥粉、吸附劑、粘結劑、潤滑劑、分散劑、潤濕劑等多種成分。那么影響壓片成型的因素有哪些呢?
吃過片劑的朋友都知道,它口味甘甜,入口也會很快融化掉,為什么會這樣呢?表面是不是經(jīng)過什么特殊的處理。
是的,為了防潮、減少刺激性及易變質(zhì)的特性,制片后一般包糖衣或薄膜衣。
除了包衣,影響壓片成型的因素還得細說,下面就來了解具體情況。
1、藥成分的可壓性:包括藥材幾乎所有的物質(zhì)都一定的可塑性和彈性,塑性越大,越容易變形,其可壓性也越好,就可以制成自己想要的形狀;如果彈性較強,壓片時受阻越大,即使產(chǎn)生形變也會恢復到原來的形狀,就會發(fā)生裂片、松片等現(xiàn)象。
2、藥成分的物理特征:片劑在整個成型過程中,都會經(jīng)歷結構的變化,熔點低由于“固體橋”的形成。當其他條件不變,熔點低的藥粉壓片時更容易出現(xiàn)粘連現(xiàn)象。
壓片過程簡單可理解為結晶重組的過程,比如立方晶體對稱性好,表面積大,壓縮時容易成型,不易崩解。
3、粘合劑、潤滑劑的輔助作用:藥成分本身的分子結構雖固定不變,但可以借助外力讓其“橋接”,避免硬度過大而出現(xiàn)的崩解、溶出現(xiàn)象。
一般情況下,粘合劑用量越大,片劑成型更容易;潤滑劑不會直接影響成型,卻可造成壓片的硬度降低,方便服用。
4、水分的作用:毫不夸張的說,水分遍布在顆粒的周圍,而且適當?shù)乃衷诎逻^程中能起潤滑的作用,片劑更易形成。脫水后的藥片會造成相鄰的顆粒流動靠近,重新結晶,硬度也會隨之增加。
以上內(nèi)容就是影響制片成型的幾個要素,看似簡單的壓片,需要注意的事項也很多,沒有成熟的工藝及配套設備很難完成。